提问者:匿名
随着PET-CT在肿瘤方面的突出优势的显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PET-CT检查。而我们都知道,在检查PET-CT前要先测量血糖的情况,PET-CT检查的时候受检者的血糖含量会影响都PET-CT全身检查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那么受检者血糖含量的高低对PET-CT的检查结果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受检者血糖含量的高低对PET-CT的检查结果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PET-CT是借助PET-CT示踪剂从分子水平动态无创定量的观察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而现在常用的PET-CT示踪剂主要就是18FFDG,即p-2-[18F]-2-脱氧-D-葡萄糖。
18FFDG是PET-CT中的一种葡萄糖类似物的药物。由于恶性肿瘤的异常增殖并具有旺盛的糖酵解,因此在18F-FDG显像可见肿瘤病灶处比正常的组织中,出现异常增高并且持续存在的18F-FDG摄取。这是PET-CT筛查肿瘤的机制,也是PET-CT鉴别良、恶性肿瘤病变的基础。
而在不同的生理和病例状态下,细胞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我们本身的血糖水平较高时,就会直接导致肿瘤、脑组织对于18FFDG的摄入降低,而使得SUV值减少,那么,较后的显像结果也就不会准确了。
以上就是关于PET-CT检查的相关介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疾病的科学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的靠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注健康,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