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国家肺癌筛查研究(NLST)表明,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每年一次,连续三年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使肺癌病死率降低20%[1]。
而PET-CT的主要价值,是用于已经得癌症的患者。尤其在对肿瘤的分期、转移、复发和疗效的判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用于普通人群筛查,不太靠谱。原因很多,包括检测费用昂贵、检测早期癌症准确性差,甚至PET-CT的放射性对身体还有一定的潜在伤害。
PET是通过放射性显像剂,探测其在活体内的生物化学变化和代谢变化过程,实现对疾病探测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是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与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肺癌组织经PET-CT检查的18F-FDG摄取值明显比较高。
虽然PET-CT并不适用早期肺癌的筛查,但是对于评估肺癌的分期,转移,治疗疗效等方面,PET-CT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PET-CT的优势是什么?
PET-CT贵一定有它贵的道理,研究表明,它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都高于单独使用PET或单独使用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最重要的是PET-CT可以在肿瘤形态学改变前,探测到肿瘤代谢活性的改变。
关于PET-CT诊断肺癌的研究比较多,主要用于对肺癌的分期、转移、临床疗效评价等。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的PET-CT表现存在明显不同,PET-CT有助于诊断不同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的肺癌[2]。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兴起的靶向治疗是抑制细胞的生长而不是直接杀死细胞,起着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作用。靶向药物通常是诱导细胞的坏死和囊性改变,而不是直接导致细胞萎缩。
这就导致肿瘤的形态学改变较小或较晚,用传统的影像学方法无法正确反应肿瘤的实际治疗效果。相比之下,PET-CT是能更准确评价它们治疗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