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的工作原理估计大家都知道,由于癌症细胞比正常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量高出3-8倍,PET扫描利用癌细胞的这个特性,通过简单几乎无痛的静脉注射,将特殊药物FDG(成份类似葡萄糖的放射性物质)注入人体,通过研究FDG周围的详细变化情况,诊断有没有癌症细胞。那么,PETMR/CT扫描原理分析区别。
由于癌症细胞代谢活跃,摄入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而在癌症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即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日本是较早将PET-CT扫描引入健康体检配套的设施,PET-CT一次浑身扫描(颈、胸、腹、盆腔),能分别获得PET、CT及两者融合的浑身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可直观的看见疾病在浑身的受累部位及情况。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能提供有价值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能帮助确定和查找肿瘤的准确位置,其检查结果比单独的PET或CT有更高的准确性,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对小病灶的诊断能力。
虽然做一次PET-CT扫描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只比一次胸部CT扫描的剂量稍高,可是已经有多项研究明确证实CT扫描对提高人的患癌风险是实实在在的。原本是为了进行健康筛查的检查却有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似乎有一些得不偿失。
PETMR/CT扫描原理分析区别。但是,近些年新发明的同步PET-MR扫描就特别好的解决了辐射的问题,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
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 )发生振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由于其成像原理不涉及任何电离辐射,可谓是非常安全的检查手段。
PET-MR扫描当中的MRI可提供人体内部器官的准确的结构图像,而PET显示出了细胞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通过PET-MR,在一次扫描中,同时获得MRI和PET两个图像,对浑身以及特定身体区域进行细致的检查。
不仅如此,由于核磁共振检查的特异性,可侦测任何解剖结构异常,不仅诊断恶性肿瘤,尚包括良性肿瘤、退化、结石和发炎等问题,尤其是某些可能会恶性化、须及早处理的良性病灶,对本质器官癌症的分期、胰、肝、胆、乳房、脾、治疗追踪有帮助(如:脑、转移病灶的侦测、生殖器官、肾等)。
PETMR/CT扫描原理分析区别。并且还可以早期检测出阿尔茨海默氏痴呆症(俗称老年痴呆)并与其它原因造成的痴呆症识别开来。和其它的扫描相比,对于比如肌肉此类的软组织有着更为清晰的显像。